创业论坛第7课:陈作涛校友谈商业模式创新在传统行业中的运用-武汉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新闻动态
NEWS
DONATION NEWS
捐赠动态
创业论坛第7课:陈作涛校友谈商业模式创新在传统行业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6-11-18 16:58  浏览次数:

武大最美的时节是樱花时节,樱花时节有个著名的“樱花诗赛”,是国内影响最大、奖金最高的大学生诗歌比赛。“樱花诗赛”背后有位校友,他捐巨资长期赞助樱花诗赛,并奖励学生记者、资助贫困生。

这位校友本科4年,有3年半时间都在《武汉大学报》任学生记者,废寝忘食地采访写稿,后来他成了著名企业家,把满腹的诗意才情都投入到了环保节能事业,在祖国的碧海蓝天、青山绿水间书写着一篇篇动人的华章。他就是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988级校友、武汉大学校董、天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天壕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北珞珈梧桐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作涛先生。

11月4日晚,陈作涛校友走进创业论坛开讲论坛第7讲:《商业模式创新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节能环保创业案例分享》

9495DE

1、课堂笔记

专注、极致、客户体验、快是互联网创业的精髓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给我这么一个讲台,但我希望我今天没有在讲课,而是在分享。我尽量把大家不太熟悉的行业与现在的互联网以及一些基础学科的东西相联系。

作为一个不以这个行业为专业的管理者,我想让大家去了解这个产业,去理解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里能做什么,我想把这样的一个课题讲一下。我希望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我讲的能有用,大家听得也有用。如果这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在未来的个人成长中对你有一点帮助,我们今天这个时间就没有白费。

先介绍一下天壕环境(300332)公司。这家公司成立的时候只有十个人,但是我们利用五年时间把这家公司从一个十人公司发展到1700人的公司。原来我们只是余热发电的连锁投资运营商,后来我们收购了华盛以后转型为清洁能源的综合投资运营商。我们要做一件事,打造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

天壕是雷军投的唯一的非互联网企业,雷军是我最早的股东,我也是小米最早的股东之一。当时我总结了一下:我们好像也在用一种互联网的思维做这么一家非常传统的产业。

专注、极致、客户体验、快是互联网创业的精髓。首先讲专注,我们天壕五年就干一件事,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来从事中国余热发电,就干了这么一件事。其次是极致。什么叫极致,我们把这个产业链从头到尾设计建设运营全覆盖。而且每一个板块我们都是找这个行业最优秀的人才,来作为我们的团队成员。第三个是体验,我们为什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拿到大批这么好的客户,并且能够达到双方的共赢,就是因为良好的客户体验。所谓的客户体验就是一个共赢,绝不是只有一方获益。我觉得客户体验淋漓尽致地显示了我们这个商业模式的价值。还有就是快,最快占领市场,最快形成规模,最快完成资本市场IPO。

我们这几年的发展有非常好的曲线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在节能环保清洁行业作为一个纯粹的市场化的企业在行业进行运营,纯粹地运用市场化的方法在行业里拓展。最后我们希望这家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力量真正成为在中国有影响力的中国环境投资服务运营商。

借助商业模式的创新,5年内从零起步到上市

我在毕业之后干了很多行业,我发现要想把一件事做成做得事半功倍的话,一定要找到一个政府支持的产业,一个在未来的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政府大力支持的产业,一个顺势而为的产业。所以我们选择了节能,我非常坚信清洁能源环境在未来五十年一定是一个大风口。但是节能领域很大,我们只选择了工业节能的一点——余热发电,把大型工业的余热回收做余热发电的连锁供应商。所以你要考虑你的创业,你的职业生涯能不能在国家鼓励的产业中找到定位,能不能在未来国家发展的趋势中找到你的规划的点,这是很重要的。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到底这是个什么模式。其实给一些大型的工业企业做节能很简单,无非就是我给你做设计,给你做技术服务,或者我给你做工程承包服务。我们上市的前半年,我们才知道这种模式叫合同能源管理。但当时我只是觉得分享,我投钱,你把废气无偿给我,我把废气做成电能给你用,你从我这买电比从电网买电要便宜。就是说这个企业一分钱不投,但是你能分享到我这家企业给你投资产生的节能收益。而对我们来说的好处就是他们的废气是免费给我们的,本来他们的废气也是要排掉。我们把废气进行环保处理,热能回收,把热能转化为电能。对方零投资,低风险,共享节能收益,达到双赢,我觉得这个逻辑一定能搞成。

这个逻辑现在看起来特别简单,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但是我们在这个行业是最早提出来的。当时我们选择的这个商业模式是最难的商业模式,就是因为它难所以它才有价值,其他人都学不会。这个模式,对你选择的能力要求极高,对你融资能力要求极高,对你项目的设计要求极高,对你未来长期运营规模化要求极高。就这四点,其他人就很难学,因为它对整个团队的要求确实非常高。

创新的商业模式助力于从专业公司向平台公司过渡

我一直在干的一件事就是研究商业模式,做商业模式创新。国家的能源战略涉及到国家最重要的命脉,所以我就觉得一定要做节能,节能就是在大的工业后面做服务。

我觉得当时做节能服务很万幸的就是,我一家钢铁企业都没投。所以说我们学管理的人太有价值了,如果在左右抉择的时候,一旦走错,你就一无所有。做企业管理的最怕选错路,你要选错路,你就把所有的人都带进了一条死胡同。我当时在09年跟国内大型民营的钢铁公司都在谈,后来我就下不了决心干钢铁。有人说这都是运气,但是你要是对宏观政策、对行业没有很好地理解,你就不会有这个运气。好运气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要跟大家沟通,了解政策,了解行业,掌握了庞大的数据之后把趋势判断清楚,这之后才会有所谓的运气。

后来我发现了清洁能源,实际上我觉得余热发电是最清洁的能源,比太阳能还清洁、比风电还清洁。这种节能对谁都没有影响,我从废弃物里捡一点东西出来变成能源给你用,我是最清洁的。那么清洁能源这么好,国家到底该做什么来支持?首先要坚持经济协同一体化,只有经济协同一体化,提高整个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的比例,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减排。第二是节能环保;第三加大查处力度,只有这样持之以恒才有机会在未来的三十年五十年把环境治理好。

所以这就是环境产业的意义,环境的污染已经对身体产生了危害,环境产业再不是风口哪里是风口。我们看风口要听真正的需求,创业、职业人生规划要看真正的需求。等真的需求出现的时候,你就找对了路。

85EBB2

2、创业分享

创业感悟

选择有风口的行业顺势而为。不管你是创业还是选职业,首先要干的一件事就是选择有风口的行业顺势而为,这是最重要的前提。要找对行业发展方向,这个要是错了就全错了,你就没有办法生存发展下去。

强有执行力的创业团队。能不能有效地组织团队,能不能有效地加入有价值的团队,是你职业或者是创业重要的基础和保障。

严谨规范的治理结构。治理结构其实包括两点,一个是整个公司的治理结构,一个是规范的财务治理。天壕从十个人到今天一千七百人,没有一个人是我的亲戚,我不许任何亲戚跟这家公司做生意。我这个董事长就是个职业,天壕不是我个人的企业,它是公众的公司。我们就是团队,所有的决策围绕团队来做,我可以否掉什么,但是我不能一个人同意什么。

董事长的创业激情与创业文化。公司的管理者一定要有真正的激情和人格魅力,懂得分享,如果这个公司没有这么一个人那么这个公司很难成功。

创业,我们现在需要做什么?

第一点是要建立良好的信誉品牌。要从大学第一天开始,就把你自己的名字当做一种品牌,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终生爱护和保护它。你的信誉和口碑是你人生中最核心的竞争力。个人信誉是你创业中你最重要的支撑,也是我们最值得尊重和爱护的东西。

第二点就是要做好心理准备。你走向社会的时候一定会经历无数你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这是百分之百的。你不把你内心变得强大,你没有从内而外真正的自信心,你绝干不成事业。

第三点要沉下心来把你的专业知识学好。我在学校的时候,说实话,我觉得学的东西真没用,但我后来发现我错了,大学学的东西全部有用。大学没学好的东西现在都成了我的短板。当时深有感触的东西都成了我的优势。大家要把专业知识学好,上课时,你反正得听还不如认真听,万一有用呢。

最后一点要锻炼好你的身体。我跟美国的青年学生握手,与跟中国优秀学生握手的时候,最大的区别就是从握手的手心里传递的信息,一种是自信、力量,一种是温柔、柔弱。如果你能把自己的身体管理好,你就一定能管理好一个企业,因为它需要真正的毅力,而且未来你跟别人握手的时候,你会有绝对的自信。

8F3210

3.交流讨论

问:随着企业对余热发电模式的了解,企业有没有可能自己做余热发电这个项目?

答:不要怕,你要记住一条:社会分工的专业化一定是历史的趋势,越发展分工会越细。现在余热发电本身我还能给它细分。所以你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企业自己做这个项目之后他有可能因为不专业他做不到位,就会发现回报率根本没那么高,还不如干脆找专业公司来投,这就是分享。

问:一开始您是怎么起步的,是自营还是拥有合作伙伴?

答:所有的电厂都是天壕全额投资的,这个公司的基因除了专注极致体验快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我的方式。每一个项目都开始做融资,我选择了一条最难的路。我没钱,我还敢做重资产。我们每一个项目都要配套做项目融资。当时中国的银行也不敢贷款给我,但是世界银行有一个非常好的机制来推动发展中国家节能减排,世界银行拿出一笔钱跟商业银行合作进行贷款。如果项目失败世界银行承担百分之八十,商业银行只承担百分之二十。这都是因为我们选择了顺势而为的产业,才有了金融方面配套的政策。所以说要选择正确的行业,选对了行业就会有很多的金融产业来支持你。

4、个人感悟

在这个偌大的世界,每一个不完美的个体都是如此的渺小。有的人因为这不完美失落失望,碌碌无为;有的人却带着这些不完美寻找自己隐没的才华,一鸣惊人。上天没有给我精致的外表,那我就努力寻找不俗的内涵,这就是陈作涛学长留给我的印象。

他口中的创业故事像他的人一样质朴而平实,让我们觉得等一次好的机遇,干一番大的事业好像并没有那么难。但是我们都知道,每一个创业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段孤独绝望的时光。就像马云所说:“今天很残酷,明天很美好!但是多数人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唯有咬牙挺过黑夜的人才有资格欣赏黎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