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锋 深圳展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武汉大学建筑学学士、经济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金融财务工商管理硕士。陈锋在2008年创办的展博投资是一家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成立近十年来,投资业绩持续优秀,目前旗下基金产品超过20只,管理规模近100亿,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展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连续六年获得中国证券报评选的私募金牛奖,同时也是中国基金业协会的会员单位。
你要相信这个国家的未来
从一个埋头数理化的理科生,“误入”了每天画图做设计的城市规划专业,又转行学了经济,创办了一家私募基金管理公司风生水起,深圳展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锋40出头的人生里,已经经历了多种角色转变。
“不想冒任何风险就不太可能成功。对于我而言,我会把风险管控放在第一位,但我一旦发现了机会,觉得未来成功可能性比较大,我会选择抓住。如果我发现我注下错了,我就会采用风控的做法去降低损失,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去找到平衡。”这是陈锋对自己的总结,也是对学弟学妹的建议。
1.主动发现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与很多普通的学生一样,高考结束的陈锋在填报大学志愿时,也是一头雾水,“凭感觉报了个城市规划专业,因为听起来觉得很有前途,完全不知道需要有美术基础”。一个高中时只知道埋头数理化的理科生,突然被要求学习速写、素描、水彩等等,这些外人看起来很“酷”的课程让他觉得很不适应,甚至有些痛苦。专业不擅长、没兴趣,加上想要赚钱的朴实愿望,陈锋萌生了在研究生阶段转专业的想法。他发现相比起各种线条和色彩构建的建筑图,经济学的理论让他更有兴趣,大三开始,陈锋开始大量阅读一些经济学专业的书籍,立志要考研到商学院。
“其实跨专业考研还是有点难度的,当时经济系大概有七八个专业,我取巧选了一个相对偏冷门的区域经济,考的人相对少一点,另外跟我当时学的规划也稍微有点关联。”半是运气半是实力,陈锋完成了从工科到商科的转变。“一踏进大学,我们就应该有这样一种转变的意识,在学习中探索和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并寻找机会在未来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
2.把握这个时代的机遇,相信这个国家的未来
读研以后机缘巧合,陈锋第一次接触了股票。因为觉得“好玩”,他想自己尝试一下。当时他读研三,正在深圳准备实习,就去开了一个股票账户。“每天在屏幕前看股价升涨跌落,有时候一看‘有个股票涨了5%’,第二天一看‘又有个股票涨了10%’。我就在想,如果我每天买个涨10%的股票将会怎么样?复利的结果将十分惊人”陈锋说,虽然这个想法看起来幼稚,但至少突破了条条框框,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投资可以赚钱。
2003年,陈锋研究生毕业准备找工作。本来按照陈锋的设想,最好是去证券公司,但当时正好是中国证券行业最低谷的时期,整个行业都在收缩。他在招商银行工作了很短的时间,然后主动跳槽到了国信证券。在那个低迷期,有一件小事,他至今仍记得很清楚。当时他和一些国信的同事常去旁边的菜馆吃饭,一天他们正在谈论股票,一个服务员很热情地跑过来问他们是做什么工作的,他们说就在旁边的国信上班,服务员说他以前也在证券公司工作。“听起来好像是个笑话,但却是件真事儿。那是国信史上第一年亏损,很多员工离职,整个行业让人感觉希望渺茫。”在这种情况下,陈锋坚持了两三年的时间,心里始终认定一点:中国的资本市场将来一定有非常大的发展机会,要坚持住。这期间股市跌宕起伏,很多人陆陆续续退出了,而他依然坚守。可以说是幸运,又或者是必然,2005下半年中国股市在998点之后迎来一个波澜壮阔的大牛市,陈锋也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了股票市场和投资的魅力。
“06-07年那一波大牛市里面,很多股票的涨幅高达几十倍,万科涨了大约30倍吧,当时涨的最多的股票叫中国船舶,涨了50倍。到了2007年,相当于我刚工作三年,我就已经财务自由了。当然,我没有拿很多钱去投资,但我2007年底的时候就觉得不再缺钱了。”说到投资,他大方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我觉得做投资最核心的一点是巴菲特说过的一句话‘你要把握这个时代的机遇,相信这个国家的未来’这是最关键的。”
3.风险管控是放在第一位
尽管陈锋在股市中斩获颇丰,但在财富迅速积累的同时,他始终保持着相当的警惕。“人认知社会,不外乎一个常识,一个逻辑。金融市场里面大部分的东西是常识。”在06、07年股市大涨之后,常识告诉陈锋危险即将来临:“我翻看了一下全球历史的股市,还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我的常识告诉我肯定是涨多了,市场价格肯定是会跌的。所以2008年我就觉得可以慢慢退出。之前我觉得可能跌一半吧。实际上最后的市场是比我想象的跌的还要多,很多国家跌到80%、90%。”这种危机感让陈锋成功躲过了全球金融海啸,也让他对自己的投资眼光更加自信,他决定把投资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因为国外确实也有很多成功的企业,都是做投资的。而中国的这个行业只是刚开始发展,将来的潜力非常的大。“2008年金融海啸,反而是给我创造了条件,所以08、09年我就开始自己创业。”
“不管管理公司也好,投资股票也好,我觉得风险管控是放在第一位的”。看多了金融行业的潮起潮落,陈锋始终坚持这一原则:股票市场不是比谁赚得多,而是谁活得久。“有多少厉害的公司,比如花旗银行,经历了一次金融海啸,差点就死掉了,所以金融行业是永远要管理风险的一个行业,但也要追求一个适当复利的增长。没有复利的增长,光把风险控制住也没有意义。”
对话:好的模式是成功的基础
Q:您对公司经营和团队建设的理念是怎么样的呢?
A:做企业需要严格的管理,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团队,甚至大到国家,都是需要规矩的。但我本身是一个偏向自由、感性和浪漫的人,不喜欢开条条框框的规矩,所以管理公司一直是我比较头痛的事情。但这也很容易解决,就是把它交给合适的人来管理。作为老板把关键的人管好,让他们去管这些事情,既有效,自己也没这么辛苦。
Q: 您在投资时主要会考虑哪些因素?对于创业者初期的融资有怎样的建议?
A:中国现在的创投氛围很好,年轻人的创业有一个很好的环境。就我而言的话,如果我想投一家公司,商业模式是最根本的,一个能力很强的人弄错了商业模式很难成功,但是一个普通人如果选择对了商业模式那也是有可能成功的。不过那种不切实际的、单凭想象创造出的项目是不会有市场的。要有一个切实的商业模式,让客户产生黏性,能给用户创造价值才有发展的前景。把这一步做扎实了,别人才会愿意投资。当然,如果自身非常优秀,也会是一个加分项。因为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在开始的时候也只是一种想法,自身如果有更强的能力当然能吸引到投资人和消费者。
Q: 您做投资是高回报伴随着高风险,很可能短时间内就要面对一个大起大落。那么您在这个时候是怎样保持一个冷静的心态?
A: 其实很难保持。比如发生股灾,那个时候想保持冷静也好,保持淡定也好,都是很困难的。有时候从云端跌到谷底,或者持续两三年整个股市想一潭死水一样,这样的过程都是十分煎熬的。股票市场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地方,有时很自信,有时候又会很灰暗,怎么去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头一个三年,四年,五年,做到客观很难,但必须接受;当慢慢成熟起来之后,就能淡定下来。其实人生也是这样,年轻的时候,经历很多悲欢离合,起起落落,但是到了中年以后,各方面变得成熟,心态就会淡定许多。但有一点,无论到任何年龄,都要对工作保持一种热情和乐观,保持年轻的心态。
Q: 您对于勤奋和天资是怎样理解的?
A: 天资很重要,当然也需要勤奋。就我个人的经验,我觉得想法是决定一切的。有一个好的想法,而这个想法恰好是对的,做一件事就比较容易成功。但如果这个想法是不符合常识,没有逻辑的,那再聪明,再勤奋也没用。如果你的想法能够洞穿未来,而且有天分,也肯努力,可能就很容易成功。
Q:大学生和刚刚进入职场的人应该养成什么样的习惯,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取得成绩?
A: 勤奋是必然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懂得团队的协作,一个团队的沟通协作的能力非常重要。对个体而言,个性很重要,但是对管理者,对公司而言,更看重的是团队协作能力,自我的个性可能就需要稍微收敛。最后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处于核心领导层的人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独立思考你才能找到未来的方向。
文:马印瑞、喻可
排版:周紫薇
编辑: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