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oldSite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 正文
珞珈创业故事系列之十六 | 李万寿:风投不是追风口而是提前造“势”
发布时间:2019-03-05 15:47:35  点击数:

微信图片_20190305164002.jpg

李万寿

(协同创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万寿,武汉大学法学学士。协同创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受聘为中山大学股权投资中心主任。中国股权投资家联盟名誉会长、中国中小企业合作促进会促进中心副理事长、中国留学生人才发展合作基金会副理事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副理事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投融资联盟高级顾问、武汉大学创业投资联盟理事长

李万寿:风投不是追风口而是提前造“势”

风险资本风云变幻大开大合,考验的不仅仅是超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知人识人的独到眼光,更需要通览全局的战略意识和对行业多年的经验判断。

对于中国最早一批 “开眼看世界”的VC(Venture Capital),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曾任深圳市风险基金筹备组副组长,深圳市计划局局长助理、局党委成员的李万寿来说,二十年从事创业投资及基金管理的经验让他在这个领域特别有发言权。在他出任深圳创新投资集团董事、总裁期间,深创投创下了年上市24家公司的骄人业绩,堪称业界神话。

2018年7月19日中午,在紧张工作的间隙,为了节省时间,李万寿一边吃着盒饭,一边接受了武汉大学微爱珞珈暑期社会实践学生团队的采访。期间,他几度中断用餐,认真回答采访团队的问题。采访结束后,他亲自把桌面擦拭干净,并随手带走了垃圾。

“投资要看未来的成长型,一要看投资人的眼光准不准,二要看你把握得准不准。做投资要看时机,太早很容易变成先烈,太晚可能又会被当做投机者。抓住的这个时机的过程,就是你建立自己的投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尽管时间有限来不及详细展开,但这位VC大佬的言语之间,依然透露了他对风险投资的独到见解。

国外“取经”9个月投身风投

1980年,恢复高考不久,李万寿考入了武汉大学哲学专业。当时才17岁的他自认为还懵懵懂懂,对于深奥的哲学觉得无法全然理解,一心想学一点跟社会贴近一点的专业,于是就去中山大学学社会学社区研究,以此为契机,后来去了深圳市计划局工作。

1996年,深圳市计划每年选派一部分干部出国进修,最终实现1/3领导干部国外受训的目标。

经过层层选拔,李万寿最后获得了公派留学的机会。当时的他仕途相当顺利,34岁已经是深圳市计划局的局长助理,在当时的深圳,他是最年轻的正处级干部之一。

“出去以后感觉外面的世界还是不一样。和我在武大的时候学的东西不一样,和我在中大学的东西不一样,和我在政府机关工作时接触到的东西也不一样。”李万寿说,在出国之前,国内甚至都没有听说过风险投资这个概念,虽然这次留学时间只有9个月,对风险投资的了解还是很粗浅,但对他本人以及国内高科技投融资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1999年,深圳提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李万寿看来,最大的课题是如何解决高新技术投融资的体制和机制问题。经过讨论,深圳市政府形成了一个报告,要发展生产力风险投资,成立风险投资基金。但当时国内对于风险投资的理解都还停留在理论上,基金的整个法律基础是不存在的,需要重新建构。

“感觉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所以我主动要求参与这个基金的筹备。”为此,李万寿放弃了局长助理的职位,选择投身筹备深圳创新投资基金公司。

主持深创投硕果累累

1999年,深创投成立,启动资金7亿人民币。

当时,全国很多地方都没有风险投资这个概念,深创投的主要业务之一,就是到处讲课和宣传,播撒“革命种子”。“首先要说服政府官员改变以前撒胡椒面式的投资方法,把资金集中起来去做股权投资。”他们还前瞻性地提出,政府应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建立新的宏观调控机制和产业引导机制。在他们的努力下,深创投管理了超过50只政府基金,政府引导基金的模式从深圳辐射到全国,深创投成为了行业的一个风向标。

与行业的投机者不同,深创投在对中国产业的过去未来做了非常深入的剖析以后,一反见高追涨,选择反向投资。“在那个时候,我们以非常低的价格,买了一批企业,而这批企业,就成为了我们2010年最好的收成。” 李万寿担任深创投总裁6年是深创投最辉煌的6年,最多时一年就有27家被投企业上市,相当于每个月超过两家。当他离开深创投时,已有累计88家被投企业上市。这些成绩获得了业界的一致肯定,哈佛大学把他们的成绩作为案例讲了五年。

因为叫做创新科技投资公司,所以深创投一直坚持在支持科技创新的路上走下去,“很多人后来跟我聊天都会说,深创投做出了一个特殊的模式,那么多科技企业上市都被深创投抓住了,那些境外的风险投资公司抓住的都很少。”但因为这样一种模式,也使深创投失掉了一些机会,“这是一个历史特定的环境下形成的。”

巨额学费换来宝贵经验

“投资的眼光是交学费交出来的。”李万寿说,在深创投待的14年,有过无数收获,但也是不断失败、不断总结经验。特别是国内最早的一批互联网公司,比如腾讯、盛大、新浪、百度……一系列投资回报可能高达百倍的投资界经典案例,都与深创投失之交臂。

“因为那个时候我们都不知道互联网经济是个什么形态。现在回头看,当然知道这是一笔大买卖,但是那个时候刚刚冒出来,一切都是前所未有的新东西,你不知道那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昙花一现还是怎样,所以根本不敢投。用当时业界也是很资深的一位投行人的话说,‘没有净资产,也没有收入,难道靠什么点击率就可以吃饭了吗?’”正因为一无经历,二没有意识,也没有好的导师和合作伙伴,互联网行业的投资机会都毫无例外的与深创投擦身而过,甚至一度因为资金链问题,公司差点破产。

但也正是因为积累了许多的失败经验,深创投后来把这些经验编成教材:“我们是业界第一个讲失败的故事和经历的。别人都是讲风光,因为讲失败教训是需要勇气和底气的,起码这些失败不会抹杀你的业绩。”

忘记荣誉再出发

在李万寿看来,投资并不是投机,而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只有不断的积累,才可以把企业做好,把投资做好。“做投资不是天生火眼金睛,火眼金睛需要靠长期的个案积累,靠业绩,靠口碑训练出来。”

微信图片_20190305164059.jpg

2013年,在年将半百之时,李万寿告别待了十四年的深创投,创建了协同创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协同基金)。

“重新来过的过程,那是真正的创业者的痛苦。”除了跟他一起从深创投出来的两三个合伙人,几乎其他所有都要重新搭建:公司架构要重新搭建,模式要重新选择,资源要重新聚集,渠道重新打通……李万寿选择了一条与深创投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以“人本、诚笃、协同、创新”为企业宗旨,迅速布局协同系基金募集和项目发掘,开始了一个属于协同基金的新时代。

对话李万寿:投资最重要是选对人

微信图片_20190305164019.jpg

Q:作为一名风险投资领域的专家,您怎样理解“风口”这个概念?

A:讲风口,在我们自己内部的一套逻辑语言里面,就是投资要看未来的成长性。这种成长性是你自己淘金淘出来的,要看你眼光准不准。第二个,要看你对“势”的把握得准不准,太早可能变成先烈,太晚又可能被当成一个投机者,你抓住的这个时机的过程,就是建立自己“势”和“场”的过程。在最有挑战性的阶段来衡量团队的能力,这是投资人价值的体现。判断他们是否能成长为未来之星或潜在的未来之星,认识到团队的价值,这对所有做投资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真正有眼光的投资人,在所谓的风刮起来之前,就已经在布局了。以新能源投资项目为例,现在大家都在追新能源,我们在四年前就开始关注了,一些项目它好或者坏,我都知道。你现在告诉我想让我投你的新能源项目,我就需要你讲清楚技术之间的各个流派是怎么样的,这个里面冒出来的各个企业是怎么样的,你能跟我说出它们的好与坏,评价它们的长与短,能把这个行业搞透。所以说并不是在追一个风口,而是因为你很早就知道它的未来,所以你很早就开始切入。

Q:您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什么看法呢?

A:大众创业,就是你要有创业的心态去做事情。我支持有能力的人要去创业,但是切记不可呼吁不具备创业能力的人去创业,因为。创业需要有创新能力和创业资源,只有产品更新,模式更新,产业更新,企业更新,你才能在创业过程里保持活力,保持竞争力、然后增强竞争力。如果只靠价格的部分东西,很快就会被击杀。

创新是要靠文化的,特别是企业越来越大的时候,创新的深度就要越来越厚重。对投资公司来说,一个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投资公司,需要有能力和别人共同创业,你能给别人提供附加值,这个附加值不仅仅是资金,还要做增值服务。做投机性的财务投资型可能会有机会,但要长久走下去是不够的。

Q:能简单介绍下创业者所应具备的特质吗?

A:判断的依据有很多,简单来说首先要看团队,看领袖的魅力、胸怀、耐力和身体素质……但只有核心老大还不够,还要团队的互补,团队的经验,团队的文化。

除了人之外还有技术门槛,不仅有技术专业上的经验,也有要市场方面的专业能力。其次是他们所拥有的技术一定是要有门槛的,不是谁都能跳得过去的。

再次是这个创业方向所服务的市场,规模必须足够大,不容易触碰到行业的天花板。最后,在面对市场的时候,有正确的商业模式,尤其是如何快速开展业务、寻找渠道、形成盈利。

这其中,最关键就是人,洞察人性是投资成功的关键,只有把人判断对了,投资才会成功。我希望创业团队是经历过坎坷的,是见过钱也知道怎么对待钱的,这样他们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文/蔡福城 摄影/熊沈宇航 录音整理/胡中玮 编辑/刘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