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oldSite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 正文
创业论坛第四期第8讲 | 陈丹:医疗健康产业的股权投资
发布时间:2019-11-27 15:46:07  点击数:

11月20日晚,武汉大学1989级校友,信中利资本联合执行总裁、高级合伙人陈丹登上创业论坛讲台,带来本期创业论坛课程第8讲《医疗健康产业的股权投资》。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她带学弟学妹们徜徉在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的海洋,并介绍了国内医疗健康产业股权投资的现状及趋势。

微信图片_20200106154644.jpg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创业学院副院长余振教授为陈丹校友颁发“创业导师”聘书,并送上一份珍贵的“珞珈时光”纪念礼品。

股权投资的模式

信中利是1999年由留美银行家汪潮涌先生创立,是中国最早从事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的独立机构之一。在中国并不长的PE、VC的历史里,信中利有幸成为第一批拓荒者。二十年来信中利坚持实施精品投资策略,重点关注“三高三大三新”—高科技与互联网、高端智造、高品质消费与服务;大健康、大文化、大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模式。目前管理基金规模超过300亿,累计投资近200家企业。

微信图片_20200106154727.jpg

我们经常会听到LP、GP这些概念。LP叫Limit Partner有限合伙人。GP是General Partner是普通合伙人。LP是出钱的人,把钱给到GP,GP用他的专业能力去做投资。

股权投资其实就是四个字:募、投、管、退。我们首先要去向LP募集资金,这个时候基金成立起来,然后对可投的项目进行尽职调查,商谈相应的条件,把股权进去,投资的动作完成。,就像我们去花鸟市场买了一盆花回来,如果不浇水施肥的话,花很快就死了,所以投资以后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去为我们所投资的企业提供服务。最后一个是退出,股权要通过套现才能实现增值,怎么样退出?IPO是一种,还有被并购、股权转让,或者跟企业签署回购协议等等,只有把退出做完了,投资才算是完结了。

到现在为止中国有1.48万家PE、VC管理机构,从业人员有23.75万,到2019年10月的时候管理规模13.69万亿。听起来很吓人,但是放到整个中国的金融机构里面去看,这个量非常的小,所以PE、VC也被称为另类投资,是一个非常小众的群体。但尽管如此,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股权投资市场,中国的创业企业历史上从来没有受到过如此多资金的青睐。

微信图片_20200106154759.jpg

基金的策略和估值

基金要么是公司制的,要么是有限合伙制的,要么是契约型的。

主流的是合伙制基金。最极端的情况是99%的资金都LP来出,GP有能力,出1%的资金,基金的运行由GP来管理。等到基金全部投完了时候,本金收回以后的超额部分,GP拿20%,LP拿80%。这是这个行业最基本的一种模式。

公司制的基金同股同权,你出了20%的资金,就有20%的决策权,如果只有1%的出资比例,那可能根本没有话语权。这种形式是比较少的。

契约型的基金一般不具备法人资格,更多投在二级市场里面,比如炒股票或者是做定增的时候,可能会采取这样一种方式。

任何一个基金都有不同的策略,制定策略首先要考虑投资的目的,是要做财务投资,还是要做战略投资?财务投资就是追求收益,希望能赚取越来越高的回报;战略投资更多考虑的是跟主业的协同性。一些大的产业集团成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时候,追求的往往是战略目的。第二是行业的选择,特别是规模小一点的基金不可能什么都投,一定会选择相应的行业,

所有的投资策略并不是固定的,但当你在设立基金的时候,策略是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

GP要做投资,首先要获取项目,进行项目筛选。如果决定立项,要进行尽职调查,对公司的业务、法务、财务进行全面的了解,以判断之前他说的是否真实,这个公司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GP能不能通过对现在信息的梳理,预测这家公司在未来几年里能否实现股权增值,应该说在整个投资决策流程里是最重要的,也最能考验GP的专业能力。

当决定要投一个公司了,就要了解这个公司的估值怎么样。因为投资不像到商店里面买东西,无论多贵都有价格,做股权投资的时候,公司的价格不是标出来的。是要去评估的。这也是非常考验投资机构一个地方。

通常来讲,估值方法不外乎几种,一种是可比公司的估值,需要参照同类型或者同样商业模式的可比上市公司的PE值、PS值等等,来折算一个未上市公司的股权估值的合理性,这是非常基本和重要的一种方法。第二种是可比交易估值,如果找不到可比的上市公司,总有同类型的公司发生了这些交易,那么也可以根据交易的收益、净利润,或者用户数进行估值。还有一种是现金流贴现估值,也就是所谓的DCF模型,这是理论上最完善的估值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它各自的理论依据。

基金的运营和管理

为什么要管理基金?首先可以提升项目的价值,第二要打造品牌的价值,这个公司在细分行业里面,它的品牌价值要为更多人所知,这样未来无论在市场前景还是下一轮融资的时候,它都有更好的可能性。

现在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年轻化,说实话对于整个行业的理解是非常粗浅的。通过投后的管理,团队成员可以迅速积累对行业的了解。因为你每天面对的是在行业里打磨了十年二十年的创始人,他会让你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这个行业有非常深刻的认识,这也是我个人觉得股权投资永远都如此有魅力的地方。

GP还要通过一系列的投后监控手段密切跟踪投资的情况,对有些企业要求每个季度甚至每个月都提供财务报表,如果有问题就要及时介入。

微信图片_20200106154858.jpg

为什么做健康产业的投资?

PE和VC最青睐投资的是高科技和医疗健康行业。因为高科技行业有高速的成长性,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发展到庞大的体量,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腾讯。而能与高科技行业相媲美的就是医疗健康,这个行业也有这样的爆发潜能。

2019年上半年美股上市公司top40中,医疗健康的企业占了6个,中国的top40公司里医疗健康只有一家,排在第32名,恒瑞医药,市值将近3000个亿人民币,而美国的强生市值是3810亿美金。正因为如此,我们认医疗健康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2014年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占GDP的比重,美国是17%,全球首位,中国占比才5.4%,非常小,我们的人均卫生费用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从国家的发展来看,医疗健康还有巨大的需求。

医疗健康行业是一个尤其需要风险投资去注入的行业。与传统行业相比,医疗行业呈现出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高密度发特点,尤其像新药或者是医疗器械的研发,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去投入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可能只投入不产出,甚至永远不产出。

风险投资助推了医疗健康产业春天的来临。从2011年25亿美金,到2016年67亿美金,反映出投资机构对于医疗行业的热情,这个背后有五大原因。第一是城市化,大量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徙,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以后,人们往往追求更高的层次,希望身体健康,更多地享受生活改善带来的福利。第二是人均GDP向中高收入水平的进发,日本在从人均收入2000美金向1万美元增长的过程中,医疗支出有了快速增长的趋势,而我们的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了。第三是老龄化疾病谱的变化。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65岁以上的老人占到了将近15%的比例,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第四是新医改带来的政府投入增加和政策的支持第五是技术的进步和新产品的涌现。有很多新科技在推动整个行业水平的提升,这也是我们对这个行业充满期待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微信图片_20200106154935.jpg

可能人在有钱的时候,吃饭可以去餐馆吃、旅游可以出国,没钱的时候可以把这方面的消费降维,在家做饭、在省内旅游,但是医疗不一样,无论有钱没钱都要看病,所以医疗行业有抗经济周期的特点。中国现在这么多的医疗企业,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出口打开了,投资机构的退出渠道越来越多样化,这也推动了医疗健康行业往前发展。

医疗健康产业在近20年保持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这在全球是少有的。从2011年到2017年的数据可以看到,6年的时间里,国内的TOP20的医药公司总市值增长了4倍,年度的复合增长率26%,医疗健康行业往往都会给投资人带来非常丰厚的回报,投资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创新药和医疗器械方面。

微信图片_20200106155002.jpg

你们现在还很年轻,所以你们面前有无数的可能性,但如果不去努力,这个可能性都是空的。一定要记住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做人生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想一想,怎样的路适合自己。可能再有两年,不少同学就面临找工作,走向社会,我想说的是,这个社会是有巨大包容性的,只要你们今天努力了,失败过也没关系。现在回过头来看,我毕业以后的10年基本都是在茫然和不断自我怀疑中走过来的,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我相信你们比我们当年得到的资讯更多,比我们更优秀,可能花费更少的时间来搞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应该怎么走。

不管经历了多少折腾,一定要努力,要有勇气,要有信心,才能迎来精彩的人生。

现场问答

微信图片_20200106155051.jpg

Q:如果被投资公司的创始人跟GP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意见相左,你们怎么去解决?

A:应该说这种情况是经常出现的。这个行业有两种投资,一种是控股型的投资,另一种是minority投资。前者持有股份比例至少是50%甚至60%。GP会派人去做管理层,这个时候其实没有所谓什么意见相左,因为他有绝对的话语权。大多的机构是做minority investment,投资比例,一般不超过30%,有时甚至只有1%,所以可能连董事会的席位都没有。但是在实操过程里,创始人有重大决策的时候一般会来跟我们商量,因为我们不是对抗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商业决定,我们投资一个人,是因为他在这个行业比我们了解更多

创始人在做很细节的决策的时候,我们其实很少会去干预的,但是如果公司出现重大的问题,我们肯定得插手进去。

Q:前几年P2P、共享刚开始的时候,整个社会公众都是看好的,但最后他们割完韭菜以后就退场了,对投资者还有用户伤害很大。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A:P2P也好,共享也好,造成乱象的源头一部分原因是监管的缺失,P2P公司不都是骗钱的,但也确实有一些公司一开始的初心就不是连接多余的资金和资金需求方,就是冲着圈钱去了。而大众觉得什么东西一本万利,也会很容易被引诱掉进泥潭。这个事情永远是两面,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所以一定要有监管,没有任何的制度去约束、管理,乱象迟早会发生。

(录音整理:李芳/ 编辑、图:刘丹/ 审核:刘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