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这些学生团队拿下2024英诺创新成果大奖!

发布时间 :25-07-01 10:07  来源:

2024年底,第二届武汉大学英诺大学生创新成果奖揭晓,经学院推荐、学校组织评审、答辩,共16项成果获奖,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

武汉大学英诺大学生创新成果奖是由美国柏嘉金融公司、英诺医疗集团董事长,武汉大学1982级经济管理系校友黄春华捐赠设立的专项基金,主要用于支持武汉大学学子积极投身学科竞赛、科研创新和创新创业实践,奖励具有科技转化潜力的三创成果(创新、创业、创造),旨在激励在校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助力武汉大学培养更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优秀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业型人才。


测绘学院推荐的学科竞赛成果“道行星迹——小行星轨道和形状探测关键技术开拓者”,获得本届学科竞赛成果组特等奖,成果第一完成人为2021级本科生卢润松。该项成果通过自主研发“多源数据融合+多参数精密定轨”,“复杂立体摄影测量-三维重建”和“改进DFT+GPU 加速重力场反演”三项核心技术,并自主开发小行星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为用户提供轨道确定、三维建模等一站式服务。项目成果应用于北京航天驭星、比利时皇家天文台等多家国内外单位。成果曾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国家级金奖,是武汉大学首个同时进入排位赛和成果展项目。

第一临床学院推荐的学术论文成果“多组学研究揭示BZW1通过Wnt通路调控肺腺癌上皮间充质转化”,获得学术论文组一等奖。论文第一作者赖威同学介绍道,肺癌作为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尚未有良好的治疗方法,目前已经开发出了很多种的肺癌标志基因,但是仍有31%的位点需要进一步开发,针对此类患者而言,尚未有良好的靶向治疗或化疗药物,此次我们团队的研究首次利用单细胞组学技术分析不同细胞亚群中该基因的表达情况,确定其影响通路,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进一步确定目标基因能够影响肺癌的迁移和转移,这说明次基因可能成为一种肺癌患者的靶向基因,为后续实现靶向治疗提供方法和策略。

来自第二临床学院的学科竞赛成果“基于人源肿瘤移植的斑马鱼模型的非诺贝特抗胰腺癌作用观察及机制研究”,获得学科竞赛成果组一等奖。成果第一完成人2021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徐智同学介绍道,胰腺癌是一种侵袭性强,进展迅速且生存率低的恶性肿瘤,致使寻找新的靶点以及探究新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基于胰腺癌的进展以及脂质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团队选定了这个常用的调脂药物非诺贝特,对其抗胰腺癌作用进行观察。通过构建胰腺癌的异种移植模型以及结合荧光成像、生性分析分子对接Dawson技术,探求出了非诺贝特通过调控EGFR来调控脂质代谢,进而影响胰腺癌的进展。该项目成果还荣获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2024“一带一路”国际大学生医学基础创新实验设计论坛)金奖。

学科竞赛成果组一等奖成果“基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城市用电侧设备安全感知关键技术及装置”由电气与自动化学院推荐。成果第一完成人2022级本科生朱可介绍了研究历程及项目意义。团队针对当前市场上的用电安全监测装置无法高效地感知隐患期的电气信号特征和进行有效预警的困境,考虑到电能表是连接低压配网与千家万户的枢纽,在此位置感知低压线路和用电设备隐患具有天然优势,提出了双边事件检测与前后信号差分的方法,之后通过开发预警模型和轻量化部署,实现了对用电安全隐患的感知与预警。项目不仅获得了2024年挑战杯全国特等奖第一名,还得到了众多行业内专家的认可。


(采访:黄杨 李雨欣 徐瑞 杨嘉欣 李冰冰 苏昕宇 李凡璐 周鹭  剪辑:唐姿燕  编辑:金秋  审核:刘丹)